【外台秘要 卷第七 寒疝心痛方三首151】
《病源》夫疝者,痛也,陰氣積結所生也,陰氣不散則寒氣盛,寒氣盛則痛,上下無常處,冷氣上沖於心,故令心痛也。
(出第二十卷中) 《范汪》大茱萸丸 療心腹寒疝,胸中有逆氣,時上搶心痛,煩滿不得臥,面目惡風,悸掉,惕惕時驚,不欲飲食而嘔,變發寒熱方。
吳茱萸(半升) 細辛 芍藥 柴胡(一方用前胡) 旋復花 黃芩 紫菀 人參 白朮茯苓 乾薑 桂心 附子(炮) 甘草(炙) 半夏(洗) 當歸(各半兩) 上十六味,搗篩,以蜜和為丸,如梧子。
先食服三丸,日三,不知稍加。
忌生蔥、羊肉、餳、酢物、桃、李、雀肉、豬肉、生菜、海藻、菘菜,除此更無所忌。
(一方有蜀椒、無桂心,又一方有乾地黃、無黃芩,《深師》同,出第十四卷中) 《短劇》解急蜀椒湯 主寒疝氣,心痛如刺,繞臍腹中盡痛,白汗出,欲絕方。
蜀椒(二百枚汗) 附子(一枚炮) 粳米(半升) 乾薑(半兩) 半夏(十二枚洗)大棗(二十枚) 甘草(一兩炙)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澄清,熱服一升。
不瘥,更服一升,數用療心腹痛困急欲死,解結逐寒,上下痛,良。
忌豬羊肉、餳、海藻、菘菜。
(《肘後》、《古今錄驗》、《范汪方》無甘草,余同,《經心錄》同,出第一卷中) 《古今錄驗》療心痛寒疝。
牡丹丸方。
牡丹(去心) 桂心(各二兩) 烏頭(炮二枚) 上三味,末之,合蜜和為丸如大豆。
旦起未食服三丸,日二,不知稍增之。
藥少急,寧少服。
並治遁尸發動,無烏頭、附子亦可用,炮之。
忌胡荽、豬肉、冷水、生蔥等。
(出第八卷中)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server37.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