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陰腎經流注】
足少陰之乎。
脈起於小指之乎。
下斜趨足心(涌泉穴)
出然骨之乎。
下(然谷穴)
循內踝之乎。
後(太谿穴)
別入跟中(太鐘穴)
以上、內(復溜穴)
出、內廉(陰谷穴)
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
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
從肺出絡心注胸中(自。
此交入手心主)
是動則病飢不欲食面黑。
如炭色咳唾則有血喉鳴。
而喘坐。
而欲起目KT、KT。
如無所見心。
如懸若飢狀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若人將捕之乎。
是謂骨厥是主腎所生病者。
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干及痛煩心心痛黃膽腸癖脊臀股內後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
而痛灸則強食生肉(勉強飲食。
以生肌肉)
緩帶披發大杖重履。
而步盛者。
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
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靈樞)
酉時自至陰與涌泉循膝上行至胸、府穴止(入門)
少陰根於涌泉結於廉泉(靈樞)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40890&pid=459958&fromuid=52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server37.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