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
喘
伊芳 先寒後熱。不飢不食。繼浮腫喘嗆。俯不能仰。仰臥不安。古人以先喘後脹治肺。先脹後喘治脾。今由氣分 鬱。以致水道阻塞。大便溏泄。仍不爽利。其肺氣不降。二腸交阻。水穀蒸腐之濕。橫趨脈絡。腫由漸加。豈亂醫可效。粗述大略。與高明論證。(肺鬱水氣不降)
肺位最高。主氣。為手太陰臟。其臟體惡寒惡熱。宣辛則通。微苦則降。若藥氣味重濁。直入中下。非宣肺方法矣。
故手經與足經大異。當世不分手足經混治者。特表及之。
麻黃 苡仁 茯苓 杏仁 甘草
某 氣逆咳嗆喘促。小青龍去桂枝芍草加杏仁人參。
某 氣逆咳嗆喘急。
淡乾薑 人參 半夏 五味 茯苓 細辛單 瘡毒內攻。所進水穀不化。蒸變濕邪。漬於經隧之間。不能由腸而下。膀胱不利。濁上壅遏。
肺氣不降。喘滿不堪著枕。三焦閉塞。漸不可治。議用中滿分消之法。必得小便通利。可以援救。
葶藶 苦杏仁 桑皮 厚朴 豬苓 通草 大腹皮 茯苓皮 澤瀉汪 脈弦堅。動怒氣衝。喘急不得臥息。此肝升太過。肺降失職。兩足逆冷。入暮為劇。議用仲景越婢法。(肝升飲邪上逆)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8%8 ... 6%AB%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server37.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