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痹】
唐 脈小澀。失血嘔逆之後。脘中痞悶。納穀 脹。小便短赤。大便七八日不通。此怒勞致氣分逆亂。從肺痹主治。(怒勞氣逆)
鮮枇杷葉 土栝蔞皮 黑梔皮 鬱金 杏仁 杜蘇子 紫降香 鉤藤
又 更衣丸。
肺為呼吸之橐 。位居最高。受臟腑上朝之清氣。 清肅之體。性主乎降。
又為嬌臟。不耐邪侵。凡六淫之氣。一有所著。即能致病。其性惡寒惡熱。惡燥惡濕。最畏火風。邪著則失其清肅降令。遂痹塞不通爽矣。
今先生立法。因於風者。則用薄荷桑葉牛蒡之屬。兼寒則用麻黃杏仁之類。若溫熱之邪。壅遏而痹者。則有羚羊射干。連翹山梔兜鈴竹葉沙參象貝。
因濕則用通草滑石。桑皮苡仁威喜丸。因燥則梨皮蘆根。枇杷葉紫菀。開氣則蔞皮香豉。
蘇子桔梗蔻仁。其葦莖湯。葶藶大棗湯。一切藥品。總皆主乎輕浮。不用重濁氣味。是所謂微辛以開之。微苦以降之。適有合乎輕清嬌臟之治也。
肺主百脈。為病最多。就其配合之臟腑而言。肺與大腸為表裡
又與膀胱通氣化。故二便之通閉。肺實有關系焉。其他如肺痿肺癰哮喘咳嗽失音。各自分門。茲不重贅。(華岫云)
徐評 所列諸症。不過喘咳氣逆耳。另立肺痹一門。甚屬無謂。內經有肺痹之名。卻非此義。當考之。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8%8 ... 6%AB%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server37.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