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社會●社會靜態】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5 15:51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社會●社會靜態】

中華百科全書●社會●社會靜態

 

社會的某類行動經久之後,就在其過程中凝結成規範或結構。

 

此規範或結構可視作具體實物。

 

具體實物是靜態的,也就是社會的靜態。

 

在社會學中,社會靜態主要是指社會秩序興社會制度而言。

 

社會必須有動態或活動以表示其強旺的生命,也必須有靜態或秩序與制度以獲得穩定與成熟。

 

有豐富生命之人必須有動;

 

生命成熟之人願意享受安靜與果實。

 

社會亦然。

 

動的目標是靜,在靜中培養或積蓄動的力量。

 

動與靜是社會的兩方面,此兩方面相輔相成,互為因果。

 

社會靜態非指社會完全靜止,或毫無運動而言。

 

蓋凡是一個活的、有生命的社會,絕不可能完全靜止,或完全沒有運動。

 

一個社會承平日久,沒有新刺激與新需要,會顯得一切均生活在秩序與制度中。

 

不細察,就好像沒有活動。

 

究其實,卻如細水長流,涓涓不息。

 

遇有內發機因,或外力刺激,就要有較激烈或顯著活動以為適應。

 

人即謂此社會由靜態轉入動態。

 

社會靜態亦可指社會缺少變遷而言。

 

人固知一個社會不可能陷於完全靜止狀態,但在承平日久,一切社會秩序與制度均已老舊僵化,使人感覺窒息禁錮之時,有心之人就會說社會已經沒有生命,陷於靜止狀態。

 

必待打破舊傳統,吸收新文化,有了顯著社會變遷,才是由靜態進入動態。

 

(楊懋春)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27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server37.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