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廬醫話 卷一醫範02】
徐氏《醫統》云︰古醫十四科,中有脾胃科,而今亡之矣。
《道藏經》中頗有是說。
宋元以,次咽喉口齒科,次瘡瘍科,(即今外科。)
次正骨科,次金鏃科,次養生科,(即今修養家導引按摩咽納是也。)
次祝由科。
(經曰︰移精變氣者可祝由而已。
即今符咒禳禱道教是也。)
國朝亦惟取十三科而已,其脾胃一科,終莫之續。
《類經》云︰醫術十三科,曰大方脈,曰婦人,曰傷寒,曰瘡瘍,曰針灸,曰眼,曰口齒,曰咽喉,曰接骨,曰金鏃,曰按摩,曰祝由。
今按摩、祝由失其傳。
二說微不同。
而太醫院所設十三科,則與《類經》之說同,詳見《明史》。
余按︰近有專業耳科者,是又在諸科之外矣。
錢塘名醫金潤寰珂,治極難險症,從容處之。
常云︰古之名醫者,曰和、曰緩,倉遽奚為耶?此語可為俗醫針砭。
五世之醫,北齊有徐之才,元有危亦林,國朝有陳治。
(華亭人。)
三世之醫,宋張杲、陳自明、倪維德、陸士龍為最著。
近代亦多世其業者,青浦北山何自元,至今已二十四世矣。
張子和云︰古人以醫為師,故醫之道行。
今以醫譬奴,故醫之道廢。
有志之士,恥而不學,病者亦不擇精粗,一概待之。
常見官醫迎送長吏,馬前唱喏,真可羞也。
由是博古通今者少,而師傳遂絕。
吁﹗醫官馬前唱喏,乃以為可羞乎﹗今之官趨承上司,可羞之端,更有甚於此,而況於醫乎?山陰陳載庵為其邑令治病獲瘳,將荐之上司,使為醫官於郡中,力辭;將著之勛籍,使棄醫而為官,又力辭。
此真過人遠矣。
醫人每享高齡,約略數之,如魏‧華佗年百餘,吳普九十餘,晉‧葛洪八十一,北劑‧徐之才八十,北周‧姚僧垣八十五,許智莊八十,唐‧孫思邈百餘,甄權百三,孟詵九十三,宋‧錢乙八十二,金‧李慶嗣八十餘,成無己九十餘,元‧朱震亨七十八,明‧戴元禮八十二,汪機七十七,張介賓七十八,近代徐靈胎大椿七十九,葉天士桂八十。
蓋既精醫學,必能探性命之旨,審頤養之宜,而克葆天年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server37.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